人工孵化技术是现代养鸡业中的一项新型实用技术。该技术主要是通过掌握合适的温度、湿度、通气和翻蛋等方法,为胚胎发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。主要包括种蛋的消毒、预温、码盘、照蛋、翻蛋、晾蛋、落盘和温度、湿度的控制以及初生雏的处理等。采用人工孵化技术,在提高种蛋孵化率的同时,又提高了生产效率,有利于生产控制和免疫工作的开展,为养鸡场和专业户大批育雏创造了条件。
二、操作规程
(一)孵化前准备与机器维修
1.制定计划 孵化前根据现有设备条件、孵化能力、种蛋供应、管理水平等具体情况,制定生产、财务及销售等计划。
2.检修机器 对每台孵化机在入孵前一周要全面系统地检查安装是否妥当、严密、牢固,供电系统是否接好、灵敏、准确、风扇是否加油保 养等。
3.试机运转 试机过程中要对供温、供湿、警铃、风扇、翻蛋等系统以及电机运转和蛋车等仔细检查,待一切正常后,运转1天~2天方可正 式装机入孵。
4.检修用具 蛋盘、出雏盘等器具是否有损坏,及时维修损坏的器具。
5.备齐用品 包括易损电器原件,水银导电表、温度计、照蛋器及灯泡、消毒药品、注射器材、电动机及各种表格等。
6.消毒 试机正常后,对孵化室、孵化机(出雏器)及一切用具进行彻底消毒。
7.种蛋预温 为了使胚胎苏醒,恢复活力,减少因孵化机中温度下降或因温差大而引起种蛋壳表面凝结水珠,除去水珠,以便干燥后消毒 入孵,所以入孵前要依据季节将种蛋置于22℃~25℃的环境中预温6小时~8小时。
(二)孵化条件
1.温度 温度是胚胎发育的首要条件,也是决定孵化成败的关键。孵化适温度是1天~18天为37.8℃,19天~21天为 37.3℃~37.5℃。 一般情况下,孵化室和出雏室的温度要保持在25℃左右。
2.湿度 机孵对环境湿度的要求是两头较高,中间较低。即孵化1天~7天相对湿度为65%;8天~18天相对湿度50%~55%,第19天~21天 相对湿度为65%。
3.通风换气 胚胎对氧气的需要量随胚龄的增长而加大,所以孵化机的通风孔应随胚龄的增长而逐步开大、后完全打开。
4.翻蛋 翻蛋的目的是使种蛋改变位置,受温均匀,防止胚胎与壳膜粘连,促进胚胎运动,胎位正常。孵化期一般每2小时翻蛋一次。 每次使蛋转动45度。
5.晾蛋 晾蛋具有积极的生理作用,可适当降低孵化机内的温度,以达到彻底通风换气,促进胚胎活动和散热,增强胚胎抗寒和生活力的 目的。一般地区,在种蛋入孵后的第5天开始早晚晾蛋各1次。在甘肃海拔比较高的地区,5胚~11胚龄每天晾蛋2次,或从11胚龄开始至 落盘前每天晾蛋3次。晾蛋时间一般为半小时。
(三)孵化期间种蛋操作
1.码盘 种蛋一律大头朝上,不准相反或水平放置。蛋盘在蛋架上要卡紧,防止翻蛋时滑脱。
2.照蛋 一般一个孵化期照3次蛋,照蛋时间及需观察的现象(见表1)。同时剔除无精蛋、死胚蛋、破蛋。
3.落盘 有10%鸡胚“起嘴”时进行(一般在孵化第19.5天)。即将发育正常的胚蛋从孵化机转移到出雏机内。落盘时室温要保持在25℃左 右。
(四)雏鸡处理
1.拣鸡 要适时拣雏。以雏鸡出壳后在机内所停留的时间不超过12小时。一般出雏70%左右时将绒毛已干的雏鸡拣出,同时拣出蛋壳 ,后待出雏完再拣—次并清盘。注意当大部分雏鸡拣完后,要把已“起嘴”的胚蛋集中并盘,同时将出雏器温度升高1℃,湿度为70% 以上,以促使弱胚出雏。
2.雏鸡消毒 第20天21天采取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0~30毫升加温水40毫升或20%过氧乙酸40~50毫升,置于出雏器底部使其自然挥发。
3.雏鸡保管 雏鸡从出雏器拣出后,应立即进行鉴别、分级、过数、做好标记及注射等工作。
表1 鸡孵化期照蛋观察表
照蛋次数
时间
照蛋目的
发育正常的胚胎
次照蛋
第5天
鉴别出正常发育的蛋,死胚蛋和无精蛋
形如蜘蛛状,周围血管呈放射状分布
第二次照蛋
第11天
选出胚体小,血管不清晰,气室浑浊的死胚蛋
整个视野布满了血管网,小端也有血管分布,气室增长
第三次照蛋
第19天
选出胚体较小,看不到血管。气室浑浊,蛋已发凉的死胚蛋
蛋内被胚胎所充满,气室附近可见几根粗大的血管,气室清亮
(五)环境卫生和消毒
孵化室每天用消毒药液喷洒地面一次,每次出鸡前对孵化室四壁、棚顶、孵化器、出雏器外壳及顶部用 0.3%百毒杀进行一次喷雾消毒。装雏盘、箱每次使用前用熏蒸消毒法消毒。工作人员讲究个人卫生,室内必须穿戴工作服,出入更换,脚踏消毒池;孵化室每出完一批雏必须将室内所有器具进行彻底冲洗、药液浸泡、擦拭干净,干燥后熏蒸消毒;每次入孵、照蛋、落盘、扫盘后遗留下来的蛋壳、破损蛋、蛋内容物要尽快清除并无害化处理。孵化室谢绝参观。